2012/6/13
5月31日,湛江鋼鐵基地項目舉行開工儀式,保安查問來訪人員。當天開工儀式現場需憑特別通行證進入。
5月24日,隨著廣東湛江市長親吻批復文件,湛江鋼鐵項目“一吻成名”。
1984年,湛江成為中國第一批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。風光一陣后,湛江日益沉寂。近年互聯網上,湛江被一些網民列入“中國十大失落城市”。
號稱追夢鋼鐵34年的湛江,鮮為人知的是,其在沿海經濟開放的黃金十年曾選擇以農業(yè)立市。
一度在偏離、徘徊、搖擺中沉寂的這座城市,此次借力廣東“騰籠換鳥”產業(yè)轉移,重新要以工業(yè)立市。
新京報記者調查顯示,化工、漿紙兩大產業(yè)帶給這座城市的環(huán)保壓力已經顯現。
因為落后得以保全環(huán)境的湛江,能否“既要經濟崛起,又要藍天碧水”,這不僅是湛江面臨的考驗,更是中國產業(yè)轉型大背景下一個值得關注的樣本。
鋼鐵夢始于34年前
1978年,冶金部在廣東布點規(guī)劃時,曾把湛江作為鋼鐵廠選址的主要對象。
“太不容易了。從此,湛江將踏上快車道”,5月31日,湛江市委黨校經濟教研室主任張玉梅說。
這天下午,湛江東海島上,鑼鼓喧天。一場簡短的開工儀式在島上舉行。
樁機轟鳴著砸向灘涂,規(guī)劃34年的東海島鋼鐵基地正式破土動工。
湛江某出租車公司的姐陳女士在前一天被經理召集開會,“湛江鋼鐵基地正式開始建設,外來客人多了,對顧客服務態(tài)度要好,去東海島要主動打票,不能亂要錢”,經理強調。
“鋼鐵助湛江騰飛”,海邊的許多樓盤上,開發(fā)商掛出巨幅慶賀橫幅。
去東海島的數十公里路上,一些坑洼的地面剛被瀝青仔細修補。沿途彩旗招展,電線桿上“打造鋼鐵精品基地,推動湛江跨越發(fā)展”的標語綿延數公里。
5月24日,湛江市長王中丙在國家發(fā)改委門前親吻批復文件引發(fā)關注。此后,湛江對鋼鐵項目刻意保持低調,開工儀式現場加強戒備,拒絕陌生人入內。
“我很激動”,地處湛江的廣東海洋大學經管學院院長寧凌說。
寧凌說,1992年,他在武漢研究生畢業(yè),廣東海洋大學領導去武漢招攬人才,向研究生們鼓吹,“湛江馬上就要建千萬噸鋼鐵基地,來湛江大有可為”。
寧凌說,他就是沖這點到了這中國大陸的最南端。
寧凌介紹,湛江有很好的深水良港條件。1956年,新中國自行設計和建造的第一個現代化港口湛江港竣工。
因其區(qū)位條件,1978年,冶金部在廣東布點規(guī)劃時,就把湛江作為鋼鐵廠選址的主要對象。上世紀80年代中期,廣東省計委做了東海島鋼鐵廠預可行性研究報告。1989年,廣東省政府正式向國務院呈報了建設湛江鋼鐵基地項目的建議書。1992年,廣東省政府還專門批準設立了東海島經濟開發(fā)試驗區(qū),支持湛江鋼鐵項目在東海島落戶。
這一年7月,到湛江第一天,寧凌就被學校車輛拉到東海島參觀。島上的第一條水泥馬路也在當年修起。不久,國家領導人踏上東海島視察。“那時似乎鋼鐵基地唾手可得”,寧凌說。
但1993年之后,鋼鐵基地的消息就沒影了。公開說法是,東海島缺水。寧凌分析認為是由于國家產業(yè)布局的調整。
“5年崛起”押寶鋼鐵
為鋼鐵項目,湛江前期投入已達100多億元,新領導班子定出“5年崛起,GDP翻番”的目標。
直到2003年,湛江鋼鐵夢再次被拾起。這一年,湛江市領導主動與韶關鋼鐵公司洽商,雙方簽訂初步合作框架協議書,韶鋼在沿海地區(qū)擴建鋼廠擬選湛江。
2004年,國內再次遭遇鋼鐵產能過剩。廣東引入寶鋼,希望增加湛江鋼鐵基地獲批籌碼。
2006年,廣東以淘汰省內1000萬噸“小鋼鐵”產能、實施廣鋼環(huán)保搬遷為條件,再次上報國家發(fā)改委。
2008年,國家發(fā)改委給湛江鋼鐵項目開出“路條”,批準項目開展前期工作。
此后,因全球金融危機,湛江鋼鐵項目再次沉寂。
“湛江沒有放棄”,寧凌說,湛江市從2008年開始在東海島征地,挖掘海底隧道引水,并修通了跨海大橋。前后花掉100多億元。
去年,浸淫鋼鐵行業(yè)30年的王中丙成為湛江市代市長。湛江新領導班子定出“5年崛起,GDP翻番”的目標,即2016年全市GDP達到4000億元,在全省排位“坐六爭五”。此前,湛江GDP在全省常年排名第九。
寧凌認為,如果這次不批,當地政府或將入不敷出。湛江2011年一般財政收入80億元。
寧凌作為湛江市政府支持專家,多次到北京跑項目。他說,2011年是整個湛江政府士氣最高的一年,“市政府領導經常跑北京”。
到今年4月,項目獲批還沒有動靜。寧凌說,一位部委官員告訴他們,“有些重大項目,一個地方領導跑一輩子也跑不下來”。
寧凌說,一季度的宏觀經濟數據疲軟,讓湛江鋼鐵項目“意外”獲批。
“這是34年的期待,市長的舉動可以理解”,寧凌說,他和王中丙私交甚好,市長的舉動是“歷盡艱辛,情感所致”。
“兩水一牧”耽誤黃金期
1984年,湛江被列入第一批14個沿海開放城市。湛江的“兩水一牧”發(fā)展戰(zhàn)略致使經濟迅速滑落。
“湛江過去很多年被人為晃悠了,很慚愧”,寧凌說。
在寧凌看來,“一個地方的發(fā)展,怎么發(fā)展,地方主要領導起決定作用”。
在這位湛江重要的經濟智囊眼里,伴隨著34年鋼鐵夢的斷續(xù)起伏,其背后是湛江這座海濱城市隨著她的主政者輾轉。
不僅是寧凌,在湛江,出租車司機、街邊吸竹筒水煙的老人都可以回答,“湛江為什么落后”的疑問。
"兩水一牧"耽誤了發(fā)展時機”,記者隨機采訪數位湛江人,他們均熟悉這個當年的發(fā)展口號。
湛江市委黨校經濟教研室主任張玉梅介紹,湛江上世紀80年代之前一直是廣東第二大城市。1984年,湛江被列入第一批14個沿海開放城市。
張玉梅說,當年“沿海開放城市”這一“創(chuàng)議”意在擴大開放,列入的城市政府權限擴大,前來投資的外商可以享受諸多優(yōu)惠。在關稅、進口工商統一稅、企業(yè)所得稅、上繳利潤等方面均有扶植政策。
“這是一個國家鼓勵經濟開放,發(fā)展工業(yè)的政策。但是湛江卻在次年提出"兩水一牧"。張玉梅說。
“兩水一牧”即“水產、水果和畜牧業(yè)”。
湛江當地的老人記得,提出這一農業(yè)戰(zhàn)略的是當時的湛江市委書記王冶。王冶是解放后東北“南下干部”。
一位退休的湛江干部記得,當時為了貫徹這個戰(zhàn)略,各級政府都成立了"兩水一牧"協調辦公室,出現了全市動員養(yǎng)蝦的局面。許多單位為了完成任務,貸款養(yǎng)蝦,致使湛江后來背上60億的財政包袱。
張玉梅說,當時珠三角千方百計吸引外資,全力發(fā)展工業(yè)。湛江卻在養(yǎng)蝦養(yǎng)豬種水稻。
在張玉梅看來,“兩水一牧”讓湛江錯過了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工業(yè)發(fā)展的黃金時期。湛江經濟迅速滑落。對外貿易全省倒數,工業(yè)產值跌到廣東第九位。
“走私者的天堂”
1992年陳同慶接任書記,“兩水一牧”終結。陳將“大發(fā)展”戰(zhàn)略演變成“大走私”。
1992年,王冶卸任。
“陳同慶”,許多湛江人現在還脫口而出的名字,接任書記,“兩水一牧”終結。
這年來到湛江的寧凌記得,陳同慶上任之初就提出了“依托大港口、發(fā)展大工業(yè)、促進大流通,形成大發(fā)展”的“四大”方針。
“他這個方向是對的,但是時機不對”,寧凌說,當時國家戰(zhàn)略轉移,銀根收緊。鋼鐵項目無疾而終。
陳同慶,被評價為好酒貪杯,人稱“藍帶”書記。上項目搞政績無望的他,在徘徊搖擺中蛻化成走私分子的保護傘。
官方資料稱,從1994年開始,陳不求進取,逐漸蛻化變質。賣官鬻爵,大搞權錢交易。
陳的“大發(fā)展”戰(zhàn)略演變成“大走私”。
“那時一罐液化氣只要十幾塊錢,特別便宜”,寧凌記得。
湛江其時被稱為“走私者的天堂”。一船一船的走私貨物,公開從碼頭拉走。
陳同慶之子陳勵生即是湛江眾人皆知的“走私大王”。
瘋狂的走私持續(xù)到1998年,終于招來了國家層面的打擊。陳同慶被判死緩。6名走私骨干死刑。案件涉及的公職人員超過200人,其中廳局級干部12人,處級干部45人。
走私嚴重沖擊了湛江的經濟基礎。以該市支柱產業(yè)制糖業(yè)為例,1994到1995年全市贏利1.5億元。一年后,在走私糖的沖擊下,全市虧損了4個億。
張玉梅說,這期間湛江企業(yè)產權制度改革也滯后,有名的半球電飯煲等國企和集體企業(yè)因為體制缺陷而衰落下去。當地風光一時的國企,廣東三星集團和走私集團勾結,利用走私的汽車零配件組裝整車,在當地極為暢銷。隨著走私大案收官,這家企業(yè)也破產倒閉。
CopyRight 2025 天津祺天鋼聯金屬材料有限公司 All Copy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
電話:13682179061 13682181573 15902269947 聯系人:馬經理 付經理 地址:天津市西青道外環(huán)線交口金錫源鋼材市場